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80篇
  免费   6541篇
  国内免费   9491篇
化学   24247篇
晶体学   1160篇
力学   1891篇
综合类   1118篇
数学   4552篇
物理学   1414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902篇
  2021年   961篇
  2020年   1129篇
  2019年   1128篇
  2018年   1007篇
  2017年   1259篇
  2016年   1292篇
  2015年   1666篇
  2014年   1829篇
  2013年   2523篇
  2012年   2601篇
  2011年   2842篇
  2010年   2469篇
  2009年   2637篇
  2008年   2984篇
  2007年   2610篇
  2006年   2555篇
  2005年   2216篇
  2004年   1786篇
  2003年   1410篇
  2002年   1357篇
  2001年   1299篇
  2000年   1320篇
  1999年   870篇
  1998年   488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431篇
  1995年   379篇
  1994年   335篇
  1993年   314篇
  1992年   244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147篇
  1987年   128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84篇
  1983年   81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53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7篇
  1973年   7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砂土地层中,串囊式充气锚杆的研究还比较少,其承载特性及受力机理尚不明确。本文基于莫尔-库仑模型和Vesic圆孔扩张理论法,分别对圆柱体、球体、组合体、椭球体假设下的串囊式充气锚杆的扩大段进行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得到的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四种形状假设中椭球体的形状假设理论值与实测值的误差最小,仅为8.35%。通过拟合试验数据,并引入与端阻力和侧摩阻力有关的两个系数对承载力公式进行修正,得到了抗拔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We propose a conjecture on the relative twist formula of l-adic sheaves, which can be viewed as a generalization of Kato—Saito's conjecture. We verify this conjecture under some transversal assumptions. We also define a relative cohomological characteristic class and prove that its formation is compatible with proper push-forward. A conjectural relation is also given between the relative twist formula and the relative cohomological characteristic class.  相似文献   
3.
针对圆柱形膨胀腔消声器三维建模及声学性能分析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切比雪夫变分原理的耦合声场建模方法, 建立三维圆柱形膨胀腔消声器理论模型并搭建试验台架, 传递损失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将膨胀腔消声器内部声场分解为多个子声场, 基于子声场间压力与质点振速连续性条件, 推导声场耦合变分公式, 构建子声场拉格朗日泛函. 将子声场声压函数展开为切比雪夫-傅里叶级数形式, 通过瑞利-里兹法求解膨胀腔消声器频率、声压响应及传递损失. 计算并对比分析扩张比、扩张腔长度、进出口管偏置对膨胀腔消声器消声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扩张比增大会有效提高消声器在低频段的消声性能, 进出口管的偏置对消声器消声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
当煤层上方为坚硬顶板时,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容易出现大面积悬顶,导致巷旁充填体出现大变形破坏,极大威胁采煤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某矿1205工作面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爆炸围岩裂隙范围和坚硬顶板破断特征,建立了切顶卸压围岩结构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相邻炮孔爆炸后,炮孔间裂隙互相贯穿,降低了顶板强度,同时当切顶角为15°时,巷道稳定性较好.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用爆破切顶技术后,顶板下沉量减小了62.3%,较好地保证了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移动加热器法(THM)生长碲锌镉晶体时,界面稳定性对晶体生长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建立了THM生长碲锌镉晶体的数值模拟模型,讨论了Te边界层与组分过冷区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物理场、Te边界层与组分过冷区进行仿真研究,最后讨论了微重力对物理场分布的影响,并对比了微重力与正常重力下的生长界面形貌。模拟结果表明,Te边界层与组分过冷区的分布趋势是一致的,在不同生长阶段,流场中次生涡旋的位置会发生移动,从而导致生长界面的形貌随着生长的进行发生变化,同时微重力条件下形成的生长界面形貌最有利于单晶生长。因此,在晶体生长的中前期,对次生涡旋位置的控制和对组分过冷的削弱,是THM生长高质量晶体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6.

The hypochlorous acid (HCIO) was synthesized from seawater by the Pt/W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The effect of WO3 morphology and Pt load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for the production of HCIO has been studied in detail. The study found that among the series of materials, hollow WO3 microspheres with a diameter of about 3 μm loaded with 1.0 wt% Pt have the best HCIO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ver it, 14.52 μM of HClO (1.24 mg/L of free chlorine) was accumulated in 0.5 M NaCl solution after 2 h of visible-light photoirradiation. What is more, the concentration of HClO can reach 4.34 μM (0.354 mg/L free chlorine) in natural seawater for 1 h using this Pt/W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the Pt/WO3 photocatalyst has a good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the activity of inhibiting marine fouling algae. The Pt/WO3 photocatalyst has high stability and reusability. All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conducive to th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marine antifouling. Moreover, the photocatalytic reaction mechanism was evaluated by studying the photo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t/WO3/FTO.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new strategy for replacing the traditional electrolytic marine antifouling system with the visible-light-catalyzed HClO produc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7.
8.
氢能的引入能有效提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而电解水制氢是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技术,开发高效的电解水催化剂势在必行。过渡金属氧化物储量大、催化活性高,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析氧反应催化剂。本文通过射频等离子体处理制备石墨烯上负载Co3O4析氧催化剂,XRD、Raman和XPS测试结果显示,二维结构石墨烯的引入加速表面电子迁移,增大了反应面积。等离子体处理促进了纳米粒子在石墨烯上的负载,利用等离子体刻蚀作用在催化剂表面制造出大量碳结构缺陷和氧空位结构,改善了活性位点分布,有效调控Co3O4电子结构,提高析氧催化活性。电化学测试表明,本文中合成的Co3O4@rGO在电流密度为50 mA·cm-2时的过电位为410 mV,动力学反应速率较快,表现出优于商业IrO2的析氧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10.
催化裂化是石油化工的核心单元之一.从催化裂化尾气中分离出来的碳四馏分富含许多的不饱和烯烃,如1-丁烯、顺、反式-2-丁烯以及少量的1,3-丁二烯,这些不饱和烯烃可以通过后续聚合反应,生成合成橡胶和工程塑料的重要原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上述工艺过程对原料中1,3-丁二烯的含量(<100~200 ppm)有严苛的要求.采用选择性加氢技术对碳四馏分中的1,3-丁二烯进行选择性加氢,将其转化为更高附加值的单烯烃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然而,1,3-丁二烯加氢反应得到的单烯烃可能发生深度加氢得到副产物丁烷.因此,开发高效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对碳四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1,3-丁二烯加氢反应可以作为模型反应,用来考察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性能.基于此,该反应无论在工业界还是学术界均受到广泛关注.尽管如此,有关1,3-丁二烯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方面的综述极少.仅有关于1,3-丁二烯加氢作为模型反应的综述报道.本文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1,3-丁二烯加氢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综述,特别是包括Pd,Pt和Au等的单一贵金属催化剂.重点介绍以下内容:(1)固体催化剂构效关系,包括活性金属尺寸效应、晶面和形貌效应以及载体效应(晶相、孔道和酸碱性);(2)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新策略,如单原子催化剂、核壳结构催化剂、金属-离子液复合催化体系以及载体的形貌调控;(3)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失活机理.提出了1,3-丁二烯选择性加氢高性能催化剂开发面临的挑战,并对潜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随着纳米技术和金属纳米材料合成方法的快速发展,对贵金属活性组分进行原子层面上的调控(包括形貌、尺寸以及单原子配位环境等)已成为可能.这将有助于研制出一类新型高性能选择性加氢催化材料,从而实现高转化率条件下高附加值单烯烃的定向转化.此外,载体的酸碱性和孔道结构的调控有助于进一步调节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